@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日在垃圾循環利用領域被贊標兵 卻因這事飽受批評


2018-8-16 06:13 宅~有何不可
日在垃圾循環利用領域被贊標兵 卻因這事飽受批評

原標題:銳參考|日本在垃圾循環利用領域被視?標兵,卻因這件事飽受批評——
  參考消息網8月15日報道(文/楊汀)近年來,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污染成?嚴重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日本一直被世界視?垃圾分類和循環再利用領域的標兵,近期針對塑料垃圾通過瞭《海岸漂著物處理推進法修正案》,還擬於2019年前制定《塑料資源循環戰略》。而另一方面,根據聯合國環境署報告書,按年人均丟棄塑料垃圾量(2015年),美國以45公斤居於第一位,日本?32公斤,居第二位。日本政府在今年6月舉行的七國集團?會上拒籤歐盟提出的《海洋塑料憲章》,遭到國內外輿論廣泛批評。日本在處理塑料垃圾上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又是什麼原因和困難導致其拒絕簽署《海洋塑料憲章》?
[img]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124/w550h374/20180815/YEMc-hhtfwqr8143346.jpg" alt="在日本東京都港區資源垃圾處理中心,工作人員運送初步處理好的塑料瓶。(資料圖片)"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translate/209/w600h409/20180815/wvoA-hhtfwqr7829915.jpg" data-mcestyle="max-width: 500px;" data-mceselected="1" data-link="[/img]在日本東京都港區資源垃圾處理中心,工作人員運送初步處理好的塑料瓶。(資料圖片)
  [b]分類細緻嚴格執行[/b]
  日本塑料垃圾處理情況究竟如何?據日本環境省數據,日本的塑料垃圾中60%得到循環再利用,其餘分?可燃物和不可燃物,進行焚燒或填埋處理。
  得到循環利用的這部分主要是飲料塑料瓶和食品包裝,被稱?“容器和包裝資源垃圾”。根據日本在2000年開始全面實行的《容器包裝循環利用法》,各自治體分別回收上述垃圾,然後統一進行再利用,製成其他塑料製品。不過值得註意的是,所謂60%得到循環再利用,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並非在日本國內循環再利用,而是出口給發展中國傢。據日本塑料循環利用協會的數據,2016年日本的塑料垃圾中作?再生塑料和纖維的原料再利用率?23%。
  回收的前提是分類。飲料塑料瓶,食品包裝等“容器和包裝”類垃圾上有三角形圍住的“??(意?塑料——本報註)”“PET”標記,需洗淨和縮小體積,按規定日期投放,等待回收。同時,一般塑料製品如塑料玩具、一次性塑料杯、牙刷和體積較大的塑料箱等都不屬於回收範圍。在日本各自治體的垃圾回收網站上,還有呼籲民?對“容器和包裝”進行洗淨和縮小體積的指南。比如,塑料瓶應將塑料包裝紙、瓶蓋、瓶身進行分離,將瓶膽洗淨和輕輕壓扁,包裝紙、瓶身和瓶蓋分別投放。此外,還對裝“容器和包裝”的垃圾袋有明確要求,比如垃圾袋應?透明,不要套兩重等,還有專門銷售的放塑料容器垃圾的袋子。
  據環境省的數據,上述“容器和包裝”垃圾佔到日本傢庭塑料垃圾的60%。對於其他塑料垃圾,日本環境省也在進一步探討其再利用的可能性,擬於2019年前制定減少和循環利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綜合戰略——《塑料資源循環戰略》。內容包括:減少一次性容器包裝使用;對使用過的塑料進行徹底的回收和再利用——加強對以植物?原料的生物塑料的開發,轉變以化石燃料?原料的塑料生產。
  新列入成?回收對象的塑料垃圾包括:玩具、文具、雜貨、光盤、錄像帶、塑料杯、打印墨盒等。對於上述塑料垃圾的回收,暫時沒有采取和常規垃圾一樣的社區劃片投放回收模式,而是以日本環境省與企業和商業設施合作嘗試的形式,在商場、超市、零售店等設置回收箱。
  東京武藏野市的一傢眼鏡專賣店就設置瞭這樣的回收箱。店長伊東表示,店裏從2013年開始就設有舊眼鏡回收箱,曾有顧客一次拿瞭6副舊眼鏡過來。還有顧客將傢裏捨不得丟掉的塑料製品也一同拿來,詢問可否代?回收利用。據環境省的統計,在上述作?試驗的回收處中,商場的回收量最大。
  [b]回收難度大成本高[/b]
  循環利用塑料垃圾的日本新興企業也在增加。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位於東京的日本環境設計公司今年8月將出售利用舊衣服和飲料塑料瓶提取的再生材料生產的服裝。
  但日本尚未確定上述新列入回收對象的塑料垃圾的具體回收數值目標。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回收難度和成本。
  玩具、文具、雜貨等製品與塑料瓶和食品包裝不同,有的與金屬等其他材料結合,需要進行分解,需要額外的成本。比如,眼鏡就需要分離鏡片和金屬件。據日本環境省的估算,對於新列入回收對象的塑料製品,如果跟一般垃圾一樣在各社區劃片回收,每公斤的分類和回收最多需要63日元(約合3.7元人民幣)成本,比塑料瓶、食品包裝(53日元)的回收成本要高。
  還有塑料相關業界團體認?,容器和包裝以外的塑料垃圾品質參差不齊,在垃圾總量中佔比也不算大,考慮負擔和成本,可能制定規則也無法長期實施。承擔回收的企業也表示,由於缺乏對新列入對象的回收經驗,負擔增加,擔憂對其他垃圾的回收業務產生影響。
  據《讀賣新聞》報道,一位在關東地區從事垃圾回收處理的企業經營者感嘆,還沒有回收新列入的塑料垃圾,他的垃圾回收站內的塑料垃圾就已經堆積成山,高達5米,遠遠超過瞭廢棄物處理法規定的保管基準的危險級別。
  此外,日本跨黨派議員共同提交的《海岸漂著物處理推進法修正案》也於今年6月在參議院全體會議上通過,擬在今年夏天實施。內容主要是呼籲民?不使用含有細微顆粒的潔面產品和牙膏,呼籲產業界加強對塑料垃圾的再利用。
  [b]減少垃圾量是根本[/b]
  在今年6月舉行的七國集團?會上,歐盟提出瞭《海洋塑料憲章》,內容包括:到2030年前嚴禁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到2040年前實現100%回收等具體數值目標和行動倡議。被列入對象的一次性塑料產品包括:塑料吸管、塑料棒棉籤、刀叉、器皿、氣球的塑料握柄等無法循環利用的塑料製品。不難發現,《海洋塑料憲章》的思路是“減少垃圾”。
  在此次G7?會上,日本和美國一樣以“可能對生活和產業產生影響、需要慎重考慮”?由拒絕署名,招致日媒強烈批評。《每日新聞》指出,海洋垃圾問題已經成?新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是G7的主要課題,政府必須以更強的危機感來應對。《朝日新聞》也批評說,這一問題在三年前的G7?會上已經開始討論,日本政府現在仍稱要進行國內協調,缺乏說服力。重視產業甚於環境的姿態有損日本形象。
  日本民間對於減少塑料垃圾還是有相當高的意識。在超市,便利店購物時,很多人選擇不要塑料袋。在網絡論壇和社交媒體上,也有很多關於減少塑料垃圾的呼籲。還有人專門寫瞭“如何減少塑料垃圾”的指南:首先檢查自傢每天都產生哪些垃圾,一般會發現塑料瓶、包裝蔬菜用的塑料泡沫托盤比較多,那麼就註意減少此類商品的購買;第二是減少一次性批量採購,因?批量商品往往包裝更多,而零散少量購買可以使用自傢包袋和容器;第三是不吃加工食品,減少購買新東西,進而減少整體的購買量和消費量。
  除瞭造成海洋污染以外,用於製造塑料的石油等資源的價格長期趨於上漲,資源量也越來越少,因此減少垃圾的產生以及有效利用資源垃圾對國際社會的所有成員都同樣重要。循環利用問題專傢、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傢小島道一指出:“從長期來看,必須在減少塑料垃圾產生的同時增加循環再利用設備的數量。”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