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8 21:57
宅~有何不可
日本華媒:大地震八年後 福島魚到底安全嗎?
原標題:日華媒:3·11大地震八年後,福島魚到底安全嗎?
中新網3月8日電 東日本太平洋沿岸是一片富饒的海域,但2011年福島核電站在地震、海嘯中遭受嚴重破壞,高線量放射性核廢水曾經向大海排放,給這裏的水產品蒙上一層陰影。如今,7年多過去瞭,雖然福島的漁業正在緩慢恢復,擔憂的情緒在許多消費者心中依然沒有消散。政府的數據可靠嗎?福島產的魚安全嗎?針對此類疑問,日本《中文導報》採訪瞭民間調查人士小松理虔。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w550h412/20180115/P2nm-fyqrewi4489912.jpg" alt=" 資料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將地下水排入大海。[/img] 資料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將地下水排入大海。
小松理虔來自福島縣磐城市,2013年他發起組建瞭一個海洋調查組織—UMILABO,親自駕船到核電站附近海域釣魚,檢測放射物含量。小松表示,核電站附近的魚所含的放射性物質確實在減少。2013年做調查時,放射性銫數值達100Bq/kg,後來檢測出來的數值越來越小,從2016年左右開始就沒有檢測出放射物質瞭。
小松解釋,大部分海洋生物可通過自身新陳代謝不斷排放體內的放射性物質,許多魚類的自淨能力很強。?瞭不失水,海水魚要喝很多海水,海水魚有排出機能,多餘的鹽類通過鰓和腎臟等被排出。銫和鹽的性質類似,很難在魚體內濃縮。雖然災後發現魚體內含大量銫,但經過幾年後也被排出體外。
[img]http://n.sinaimg.cn/translate/20160829/vKmc-fxvkkcf6270987.jpg" alt="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福島參加活動時,在現場品嚐當地特色烤魚。[/img]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福島參加活動時,在現場品嚐當地特色烤魚。
此外,事故後流出的含放射性物的海水被稀釋,加上核電站附近的海底是沙地,不是容易積存銫的魚礁、泥沼,因此魚類受影響比小。但位於食物鏈上端的生物,比如鯊魚,其體內的放射性核素會比較高。
對於這是否意味著福島水產已經安全瞭的疑問,小松表示,政府規定的漁場須在距福島核電站20公裡以外,從調查數值來看,確實是安全的。但民?信任的重建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與其告訴大傢一個是與否的答案,不如提供足夠的有效信息,把判斷權交給民?。
報道稱,在東日本大地震後,福島縣內的漁獲量在逐步恢復,但即使是這樣,漁獲量僅?震災前十年的一成。福島漁業完全恢復,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除瞭小松之外,日本永旺超市也在推動復興福島漁業,設立專櫃銷售福島魚。永旺超市稱,剛開始看到福島縣產的標記,有顧客感到不安,但當試吃並感受到“好吃”後,就建立瞭信賴,成?購買的契機。雖然有人是一開始就持觀望狀態,但也有帶著對福島的聲援之心而購買的客人。
報道稱,在地震之前,以福島縣?首的常磐地區(從福島到茨城)海域的水產物一直受到很高評價,被稱?“常磐物”。常磐物,是出產自太平洋海流的天然魚,雖然它的知名度還不夠高,但隨著震災復興而受到好評。
除瞭魚以外,永旺超市也在銷售其他福島產的物品,包括黃瓜、桃子、大米,以及和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