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9-24 18:56
6000k
聽起來可能很可笑:股市通常都比你更醒目、更有先見之明。
當你注意到一則利好某公司的新聞,又相信自己的消息比別人靈通時,就買了那股票博升幅。很不幸地,原來有人比你更早洞悉先機,結果到了第二天你還滿心以為賺大錢的時候,股價竟出人意表地下跌。這就是市場先生醜陋的一面。
這個故事經常重演。故事的結果,就是令很多人的組合裏有一大堆雜亂的股票,當中大部份都是平庸甚至是差劣的小型公司。
追憶往事,當我還是一個股票經紀的時候,每次我有新客戶,都會請客戶讓我看看他的投資組合。差不多無一例外,組合裏往往有一大堆賬面上蝕錢的股票,皆因很多投資都不願意承認蝕本,反而繼續持有等待股價回升獲利,一旦稍有升幅就急急拋售這項差劣的投資。
通常這些失策的持股,都是在市場的高峰期買入的,結果股價下跌。投資的理據往往是甲君的所謂貼士、乙君的所謂建議,又或者是某則哄動的新聞。
公司本身可能沒有問題,問題出於投資者在市況熾熱時才爭相買入。人人都以同一個理由做同一件事情。當這現象發生在交投量偏低的公司時,最後曲終人散,成交量回復正常,結果很多不以長線投資為目標的炒家,發現自己很難沽清手上的股票。
正正是這個原因,我通常都不會理會這類情況。當某公司出了一則新聞,市場通常很快就會反映出來,結果你必須以溢價買股,而不能以心目中的成本價入貨。因此,當你看見一則有影響力的新聞時,千萬要留意這隻股票過往的紀錄,以防錯跟潮流而後悔。
近來有讀者請我看看維他奶(345)的前景。自從我在70年代與維他奶接觸後,我一直都很喜歡這間公司,也很尊敬其主席羅友禮先生。
近年來維他奶的業績一直穩步上升,2000至2005年的純利一直都在1.2億元徘徊,其後漸漸增加,終於在去年衝破2億元大關。之後的業積再有改善也應該不足為奇,因為近來集團不斷積極地擴張海外業務。不過公司發行的股本高達一億股,以現價4元左右計算,維他奶的市盈率高達20倍,對這間公司來說屬於昂貴。
毒奶事件令維他奶的股價上升。近來維他奶贏得了星巴克咖啡(Starbucks)的合約,而且有望大大增加內地的銷售額,當然前提是集團必須擴充生產設施。在美國的業務擧步為艱,不過公司仍在努力嘗試,希望維他奶系列的銷情會有所改善。話說回來,做奶製品生意的競爭很大:國內的製造商雖然是短期內的輸家,但回復元氣後就會回來市場競爭;而來自澳洲、紐西蘭和歐洲的競爭同樣激烈,維他奶絕對不會一帆風順。
維他奶手上有大量現金,比他們在短期內需要的還要多500,000元,於是過去3年來集團都有分派特別股息,令息率上升至5%左右,股東當然滿心歡喜。不過股息不能無止境地派,尤其是集團需要現金來擴充產能。即使這不需要大量的厰房資本開支,集團也需要增加宣傳和運輸方面的支出。
上星期維他奶股票的成交量超過400萬股,遠超其正常的水平,因而引起了我的注意。不過從買家的角度看,維他奶的交投自今年3月起已穩步上揚,當時的股價約為3.2元(時光倒流,我應該不太敢以3.2元的高價買入)。後來到了七月,股價因為工潮而下跌。
維他奶以每年3月作年結,因此下一次中期業績要待12月才會公佈。如果你認為集團的海外擴張策略會成功的話,我還是建議你等上星期的巨額交投平靜下來,才開始預備動手。